开放时间淡季:早8:30-晚17:30 旺季:早9:00-晚22:00,所属派别全真龙门派
著名景点:龙神殿、三清殿、圣母殿、太公殿、魁星楼
0日照龙神庙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东夷小镇,是一座道教宫观。
华夏儿女龙的传人,龙神则为万龙之首、华夏之祖龙。日照龙神庙,追溯于尧王时期,原名石臼龙神庙。东方青龙(苍龙)七宿在日照上方的星空,二月二龙头(角宿星)在海平面升起。因南宋时期宋金海战,得风助顺转国运而受朝廷敕封圣号:佑顺侯龙神。龙神信仰也随着南宋时期,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而发展传至四面八方。自此,南宋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教育及科学创新等综合实力高度繁荣的时代,自此百姓拜佑顺侯,有求必应,香火千年。
明朝时期同知申安,为申氏七世书写山门两侧立碑两幢:一曰“天风海涛”,一曰“万派潮宗”。
日照龙神文化成为中国龙神文化的最早发源地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2018年5月,经山东省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为宫观类别的道教活动场所。
龙神庙供奉华夏祖龙神,祈保华夏大地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礼拜华夏祖龙神,皆可诸事随愿、气运加持。庙内设有三清殿,龙神殿,圣母殿,太公殿,灵官殿。
龙神庙自古是渔民避风,烧香,祈愿之地。后因年久失修,破败不堪,渔民多次集资重修,据考,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元延佑戊午年(1318)及清光绪年间皆重修过。‘’最后一次,在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被日军炮火炸毁,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重修。1966年7月,在文化大革命“破四旧”时被破坏。
2018年6月21日(农历五月初八),戊戌年夏至良辰,龙神庙于日照东夷小镇内隆重举行复建落成暨圣像开光法会。日照市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市民宗局局长刘海诚,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、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张诚达道长,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、山东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、崂山太清宫方丈李宗贤道长,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尹利举道长,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周枫林道长、刘万弓道长、朱雪梅道长,山东省道教协会秘书长刘淼、吉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曹常极道长,济南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窦明水道长、泰山碧霞祠十八位道长等嘉宾参加开光庆典活动。
重建后的龙神庙,建筑精美,雄奇壮观。砖壁飞檐,灰瓦覆顶,朴实庄严;红漆圆木柱,顶檐而立,别致雄健;悬山屋顶,屋脊高起,两端装钢叉兽头,两边饰天狗吞月。殿内塑像贴金,栩栩如生。
庙内主殿龙神殿供奉着华夏祖龙神,左侧供奉关圣帝君,右侧供奉文昌帝君,四周配祀四海龙王。古人崇拜龙神,龙是行雨管水的神灵,有海必有龙,龙神庙的修建体现了深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。老百姓崇尚龙王,信奉龙神庙之灵,每逢风雨失调,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,民众便到龙神庙烧香祈愿,以求龙神治水,风调雨顺。
后院三清大殿中供奉的道教最高尊神。
玉清元始天尊:是道的化身、创世之神,为无极状态(手执红珠代表宇宙大爆炸前的红球状态)
上清灵宝天尊:亦是道的化身,从无极中衍生出的太极状态(手执如意代表着时间和空间的存在)
太清道德天尊:随方设教、历劫度人、隐圣显凡、引凡证道(白胡白发手执太极扇,代表阴阳冲气以为和,万物生化)
三尊神像由纯铜制成,采用古法鎏金纹彩技艺,由非遗传人精心制作,法相慈悲庄严。朝拜三清尊神,天道佑之,福禄随之,众邪远之。
太公殿供奉的是姜太公,左手杏黄旗,右手打神鞭。道教尊奉为太公宏元广庆天尊,又称“东海上人”。据史科记载为东夷之士,山东日照人,炎帝后裔,齐国的始祖,学五岳,平四海。为主营驱邪扶正、镇宅、保平安之神。
圣母殿供奉的是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”老百姓口中的泰山老奶奶。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、经商、事业、旅行、婚姻、儿童无恙,能治病救人,尤其能求子得子、子孙昌盛。
龙神庙有着神奇的传说,相传龙神灵验,有求必应。这些传说中的神灵应验的故事,有的记入了史籍文献。光绪《日照县志 知县吕补衮重修龙神庙记》载:
宰曰牧民,民曰神主,则百里之宰,于其境内山渎之神,能为泽物庇民而载载祀典者,皆得举而祀之矣。照邑东偏为石臼岛,大海南东而至,澎湃滔漭,不可穷状,忽而石壁绵亘,横目万里,侧足千寻,欲观于海,必即其处云。海民候其能出云为风雨,见怪物,以为神龙所窟。夫太极不测,奇聚一勺。神不于其涣而于其萃,理固然也。未考何代构祠其上,大要神龙在海渎之畔,属坎祭之。大必非无文淫祠比也。
尝读宋史,浙西总管李宝者,放舟苏洋,迳抵胶西,泊石臼岛,与敌隔一山,而北风甚盛,保祷于石臼神,俄有风自舵楼中来,如钟铎声,众志咸奋,风驶舟疾,过山薄敌,浪卷烟焰,遂有陈家岛之捷。有神必有庙也,然则石臼构祠从来远矣,又灵应显著无如兹役,徒以地僻书滞至乃国史罕闻,风土失志,神迹如此。人事湮灭,可胜慨哉!因镌诸石以志不朽,且以见龙神之能反风助顺,如响之应声,岂不能回天行之水旱而致时和年丰之报哉!
另有知县陈懋的《龙神庙记》则记载了亲往祈祷而应验的经历:
祀典云:“神能御灾捍患则祀之”。照邑城东石臼岛,旧有龙神庙,未考创自何代。知县吕君补衮重修,乡民祈祷辄应。光绪十年夏,邑亢旱,秋禾待泽。孔殷余亲诣岛跪祝,设坛于邑之城隍庙,隔宵而倾盆如注矣。十一年春,邑又旱,二麦苦不秀,余即斋沐禁屠迎神,择有日矣,而甘霖又握沛焉。噫!岂照邑地居海滨,龙之为神聚精如此,故庇夫一邑之民欤?不然何响应不爽乃尔耶?是为记。
厉愿,明日照县人,廪生。龙神庙,位石臼海边,距石临水,游人每拜祝,乞现海豚,辄随波湮没若舞,戏于庙前。传说名士耿大千来游,因乞现龙,忽大雾昏寒,隐隐见龙。诗人初来海边寻友,听此传说,故写下此诗。
山客初来海上沽,醉聆奇异祈天吴。
人间平易嗟虚愿,水底荒唐听顺乎。
鳞甲懞云眩化理,屈伸舞浪折狂夫。
神工不竭归藏后,余却点睛一幅图。
天风倏欻海云起,海底苍龙怒欲死。
吹云直向九霄还,仍抱珊瑚宿海底。
我欲骑龙海上飞,沃焦沙暖碧桃肥。
安生手指扶桑叶,问我蓬莱归不归。
蓬莱之巅高万丈,琼宇瑶池俱在上。
石痕犹带始皇鞭,枣花空为齐侯放。
蜃气秋生白玉楼,骊珠夜冷黄金帐。
我醉即当泛月槎,归来海上问桑麻。
但见桑麻青如莽,不见神仙更来往。
坤维震裂东西缺,海渤变幻不可状。
近岸石壁高且森,侧足凭之魂魄丧。
下有神物作窟宅,电击光流自摩荡。
乃于绝顶建祠宇,里民牲牢不敢旷。
广德灵异所钟处,千年祈祷尽能偿。
吁嗟宋运值阳九,汪黄初罢长脚相。
金城已坏风波亭,代马长驱谁能抗。
楼旧万艘下江南,钲鼓震动翻波浪。
李宝一祷北风回,暗里神兵助甲杖。
柁楼忽作钟铎声,冯夷击鼓水伯旺。
是时北船洄凝飘,樯折橹摧嗟难榜。
旌旗乱卷鼓不鸣,紫貂雉尾鱼腹葬。
南兵乘势一当千,雷雨砰訇挟相上。
居然赤壁鏖战时,旗角尽作西北向。
乃知天意未肯绝,赵构甘将中原让。
窃位惟恐主人来,陵寝之仇竞如忘。
千载幸遇同蒙恶,梨园少佳生怊怅。
梨园未佳生怊怅,广陵尚未殛且放?
旧时石臼龙神庙前碑刻有十多处,较大的除申安所书的两幢外,还有日照丁氏十世丁守存所书的“天机鼓荡”。
清光绪十二年(1886年)刻本《日照县志》卷一“疆域·古迹”记:
自动石在石臼岛中,随潮自动,二石相摩,以小石投缝中,顷刻而碎,原名鬼动石。光绪八年,县人丁守存题“天机鼓荡”四字。二巨石高达两米许,顶面各百余平方米,间缝十厘米左右。其动有声,早年如逢东南大风旺讯时,鼓荡之声可传五里之遥。